2008年4月30日 星期三

景點介紹---墾丁牧場

資料來源: http://www.blogger.com/post-create.g?blogID=1677222109605430320

佔地廣達1149公頃的墾丁牧場,西至大尖山,南至墾丁海濱,東至籠仔埔大草原,都屬於牧場的範圍;墾丁牧場近年來往休閒農場方向經營,春夏時候綠油油的草原,與秋冬之間遍地金黃的對比,任何時候來都有不同的美景;大尖山下大群牛羊放牧覓食的景觀,也成了遊客駐足拍照的景點。

介紹景點---砂島


資料來源:http://www.pse100i.idv.tw/s/syetoen/syetoen001.htm
位於墾丁國家公園砂島距恆春15公里,屏鵝公路旁,面積約3公頃,宛如藍色珊瑚礁電影拍攝地馬爾地夫,人稱「天堂淨土」。墾管處也在這裡設立保護區,並設有一座「貝殼砂展示館」,遊客可進入展示館參觀,展示區以圖文詳加介紹並可了解珊瑚、貝殼碎屑及底棲性有孔蟲等...珍貴資源。其中保護區以鐵欄杆圍起,禁止遊客進入貝殼砂沙灘,左方為珊瑚礁區亦是放長線釣大魚絕色釣場,是許多潛水者熱愛的潛水聖地。

2008年4月28日 星期一

景點介紹---關山

圖片來源:http://uukt.idv.tw
其實早來的話,還可以到後頭的高山巖寺走走,相傳有200年歷史了,那兒還有福靈龜、飛來石等景觀,走個一趟再去看日落也不遲。福德宮這兒晚上非常適合看夜景,雖沒有都市般的炫麗,不過也可以感受一下墾丁恆春的小小生命力,加上星光微風,這是其他地方少有的。
 關山的位置居高臨下,遠遠望過去,海面上真的很漂亮,那種氣勢和在路邊看日落就是不一樣, 難怪一群人拼了命也要擠上來。其實,阿呆覺得落日好看在太陽落下去以後,天空雲層的變幻,由白到紅、由紅轉紫。假如不趕時間的話,可以好好的欣賞,倒也不用跟著一群人硬擠下山。

景點介紹----夏都沙灘酒店

◎ 墾丁夏都沙灘酒店是全台灣唯一緊鄰美麗貝殼沙灘的休閒渡假飯店,南臨著巴士海峽,向北眺望大尖山,與飯店鮮豔活潑的建築特色連成一氣,襯著碧海藍天,欖仁樹蔭、椰林白浪,處處洋溢著南歐般悠閒又熱情的浪漫風采。從墾丁夏都沙灘酒店海景房推開窗戶,映入眼簾的是一片碧波萬頃,緊鄰著墾丁夏都沙灘酒店臨海大廳,更是一處令你想要立刻赤足飛奔的美麗貝殼沙灘。墾丁夏都沙灘酒店接近自然,讓思慮更High功能完善的軟、硬體設施,墾丁夏都沙灘酒店為企業、團體設想周到的會議服務, 讓與會者的思慮,在好山好景裏開拓視野,墾丁夏都沙灘酒店明媚的碧海綠樹,提供一個清新自然的思慮空間,使會議研討也有悠閒的渡假心情。墾丁夏都沙灘酒店緊鄰全台灣唯一長達 兩公里 的潔淨貝殼沙灘。墾丁夏都沙灘酒店內每個住宿區都有優美的命名,一館為普羅館,二館稱作馬貝雅館,三館則是於 96年2月16日正式開幕的波西塔諾館

墾丁夏都沙灘酒店潔淨的大灣沙灘

墾丁夏都沙灘酒店愛琴海西餐廳
來源:http://www.dotzing.com.tw/htm/room/chateau.htm

2008年4月27日 星期日

景點介紹---貓鼻頭公園


資料來源:http://www.dotzing.com.tw/htm/spot/maobitou_cape.htm
貓鼻頭風景區目前由墾管處規劃完善的停車場、商店街及遊客中心,步上岬角沿路還有木棧階梯及觀景台,站在觀景台上,您可以遠眺海天一色美景,近看遊艇、快艇交錯,遊客於香蕉船上歡叫的有趣景觀,也可以俯視珊瑚礁岩岸浪花起伏,貓型巨岩神似姿態,感嘆大自然造物之神奇。

景點介紹---船帆石

圖片及文字取自 http://travel.pthg.gov.tw/CmsShow.aspx?ID=384&LinkType=3&C_ID=260
船帆石是聳立在碧海藍天中的珊瑚巨石,因外形神似出港的揚帆船隻而得名,也有人說看起來像美國前總統尼克森(Richard Nixon)的頭像,隨人喜愛怎麼樣幻想都行。在真實世界裡,船帆石底下的珊瑚礁,聚集成千上萬豐富的水中生物,是相當熱門的潛水和浮潛地點,從水底走上小小的沙灘,景色如畫,令人心矌神怡。
看來很漂亮!
但希望不會在那裡看到很多垃圾...(很難吧)
總之,希望去到那兒的人都不會黑白丟垃圾.
ps:..... :)應該不會很難吧?

墾丁景點---鵝鑾鼻燈塔



資料來源:http://www.sttf.idv.tw/images/document/iandscape_b/feng_6.htm
【 鵝鑾鼻公園】位於中央山脈盡處台地的最南端,隔巴士海峽與菲律賓遙遙相望,「鵝鑾」是排灣族語「帆」的譯音,因附近之香蕉灣有石似帆船,遂以之取名,加以該地形如突鼻,故稱「鵝鑾鼻」。

燈塔興建的導因是美國商船羅發號沉船事件,因此英美要求建塔,清光緒8年“西元1882年”特聘英國技師於此興建燈塔,初建時經常遭受當地原住民侵擾,故塔基築有炮台,圍牆上開鑿槍眼,牆外四週並挖設壕溝,建成後曾派武裝士兵守衛,是世上少見之武裝燈塔。嗣因臺灣割讓日本,清軍撤離時曾把燈塔炸燬,後於光緒24年重建,二次大戰時因其地理形勢重要而屢被轟炸,光復後依原建築修復迄今。塔高21.4公尺,內設大型四等旋轉透鏡電燈,光度達180萬燭光,每30秒旋轉一周,見距20海浬,為環台燈塔中最雄偉的一座,並有「東亞之光」的榮稱,已被列為史蹟保存區。

鵝鑾鼻公園佔地59公頃,因屬於珊瑚礁石灰岩地形,所以地理景觀上十分奇特,有怪石、巨礁及洞穴,而園內豐富的動植物是本區的特色之一,每年的九月紅尾伯勞鳥群飛過境,場面壯觀,常吸引大批愛鳥人士前來欣賞。此外,園內所發現先陶文化的史前遺址,亦將作有系統的展覽,旅客至此,又多了一項參觀活動;切記入內參觀時,陽傘、帽子、礦泉水是必需品,裡面有遮陽的地方是少的可憐喔!

墾丁景點---龍磐












龍磐公園位於恆春東南方,沿著佳鵝公路從鵝鑾鼻向北行即可達。龍磐風景區是屬於一塊上升的石灰岩地形,因此區內溶蝕地形非常發達,可以瞧見石灰岩洞、滲穴、崩崖等地形,非常的新奇有趣。風景區內草原植物遍佈,放眼望去遼闊的綠色景觀,加上其旁湛藍的太平海洋風光,海天一色,令人心曠神怡,每每總吸引遊客的目光,令人流連忘返。再加上此區皆為原始自然的景觀,沒有人為建設的光害影響,不論哪個季節,只要是在晴朗的夜晚,都可以在這瞧見最美麗的星空夜景,甚至每年的4月6月的晚上,都可以瞧見難得一見的南十字星呢,也因此成為了追星族觀星賞月的好地方。

2008年4月26日 星期六

景點介紹---海生館




文字來源:http://www.nmmba.gov.tw/Default.aspx?tabid=116
1991年,「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」籌備處正式成立,篳路藍縷的規劃建設工作於焉展開…,歷經無數的努力與挫折,終於在民國89年2月25日完成「台灣水域館」開館,從此正式朝向國際海洋教育與研究的無限領域邁開腳步。   在館務多功能性的思考下,除了教育、學術、保育層面的提昇外,「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」亦朝向社區性、娛樂性、國際性…等全方位的領域拓展;同年七月,館中之水族館部門,在甄選後委由「海景世界企業股份有限公司」負責專業經營管理。此舉,不僅開創國立社教單位首宗委外經營的案例,更徹底落實專業分工的合作理念。


 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繼「台灣水域館」、「珊瑚王國館」開幕之後,結合水族館及全數位影像化的方式,介紹涵蓋全球水域、古海洋的「世界水域館」,透過先端科技的整合展示古代海洋、海藻森林、深海水域、極地水域等四大主題。使來訪的人們在虛擬和實體結合的情境營造中,達到寓教於樂的參觀體驗。「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」不僅將成為國際級首屈一指的博物館,並將為中華民國在跨世紀的海洋教育、研究、展示方面,寫下最耀眼的一章。

介紹景點---龍坑


資料來源:http://www.sttf.idv.tw/images/document/iandscape_b/feng_4.htm
【龍坑生態保護區】位於鵝鑾鼻東方約1.5公里,浦頂、坑頂村落東南面,是東海岸最接近南邊的一段。龍坑地區為綿延之群狀珊瑚礁,隔著狹窄的陡坡及懸崖為隆起之高位珊瑚礁,由於重力及海浪之衝擊,台地崖之珊瑚石灰岩逐步破裂,向下崩落,產生峽谷、陷穴、壕溝、礁柱等,呈絕佳的崖崩景觀。面積共計61.67公頃。

景點介紹---香蕉灣

圖片來源:http://www.ktwalker.com/
這是一段只有約一公里長的生態保護區,保護的目標是「熱帶海岸林」;以前的規模之盛,是從鵝鸞鼻迤邐到墾丁,日據時代就知道了它的珍貴,設立成為天然紀念林,可惜在民國四十年代,經濟作物瓊麻登上了半島的歷史舞台,許多美麗的海岸林就被砍伐消失了。香蕉灣在船帆石東南方約一公里的地方,整個生態區被公路一切為二,一邊用鐵絲網圍住的就是熱帶海岸林,每逢中秋前後大約三個月的月圓時分,林內的螃蟹會在夜間橫越馬路到海邊產卵,遊客在白天可以在馬路上清楚地看見斑斑的蟹屍,許多母蟹根本來不及產下後代就命喪輪下,那慘烈的景象,令人觸目心驚!希望我們的生態觀念趕快提昇,讓各種生命都能在此安身立命。

2008年4月25日 星期五

墾丁景點介紹認養


提供大家墾丁的地圖,大夥兒看看自己要認領哪些景點介紹,介紹內容包括生態環境、休閒活動'、景點特色等,圖文並茂最佳!

2008年4月20日 星期日

分享老師們的墾丁之旅

2006年墾丁
每年暑假,老師們會相約奔去墾丁放鬆一下,這些是95年老師們和班上某位熱心媽媽加上一位小跟屁蟲一起去墾丁的照片,大家一起來看看吧!

認識墾丁


圖片來源http://www.taiwanfun.com/
文字來源: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http://www.ktnp.gov.tw/index.aspx
墾丁國家公園位於台灣最南端的恆春半島,成立於1984年1月,是我國第一座成立的國家公園,三面環海,為我國同時涵蓋陸域與海域的國家公園,海陸域面積共33,268.65公頃。由於百萬年來地殼運動不斷的作用,陸地與海洋彼此交蝕影響,造就了本區高位珊瑚礁、海蝕地形、崩崖地形等奇特的地理景觀。特殊的海陸位置加上熱帶氣候的催化,此孕育出豐富多變的生態樣貌,海岸林帶的植物群落尤其特殊罕見,每年還有大批候鳥自北方飛來過冬,數量之多蔚為奇觀;海底的珊瑚景觀更是繽紛絢麗,為墾丁國家公園妝點出卓絕風貌。